合其家

佛家經常講到一個觀點: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用佛祖的話說,就是:種如是因,收如是果,一切唯心造。有人說這是迷信,但其實并非如此。
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: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,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為汽車“拋錨”被困在郊外。正當他萬分焦急的時候,有一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過,二話沒說便用馬把克雷斯的汽車拉到了鎮(zhèn)上。事后,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鈔票對他表示感謝時。該男子說:“這不需要回報,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,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,你也要盡你所能去幫助他/她”。于是,在后來的日子里,克雷斯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,并且每次在對方提出要給予報酬時,他都堅決地拒絕了豐厚的酬勞,轉而要求他們能夠盡心幫助他們遇到的下一個陌生人。許多年后的一天,克雷斯突然遇到了暴雨,被困在了一個孤島上,然而一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。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,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(shù)次的話:“這不需要回報,但我需要你給我一個承諾......”
誠然,這件事的真實性有待考校。但我覺得,這個故事是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給予就會被給予,剝奪就會被剝奪;信任就會被信任,懷疑就會被懷疑;愛就會被愛,恨就會被恨。你怎樣對待人們,人們就會怎樣對待你。你對空曠的山谷大聲叫罵,山谷回應你的也只會是叫罵;但是如果你對山谷溫柔以待,大聲示愛,那么山谷回應你的也是滿滿的愛,甚至能夠收獲比你給予的更多(回聲有時不止一重),而這不正是合其家的思維嗎?
就像故事里的主人公克雷斯一樣,我們若是總在不經意間給予別人愛,你怎知最后愛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呢?我們總說,因果循環(huán)報應不爽。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說:你怎樣對待人們,人們就會怎樣對待你。我們的世界每個事物都是相互作用、彼此影響的,這是合其家企業(yè)文化揭示的宇宙反射能量場的規(guī)律。所以,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轉化為愛的化身,讓愛的能量充滿人間呢?(作者:技術部 陳璐婷)